赵家醋传说

黑米醋,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必需品。宾馆的宴席上,超市的货架上,百姓的餐桌上,到处都有黑米醋。如今,黑米醋也成了人们探亲访友,馈赠亲朋的礼品,甚至是公关洽谈,开展业务,联络感情的一把钥匙。黑米醋的身价越来越高。

经专家论证,黑米醋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。有醋酸、赖氨酸、苹果酸、琥珀酸、维生素、黄铜素、胡萝卜素,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B1、B2、E,并有人体必须的铁、锌、钙、锰、硒、磷等矿物质。再配上枸杞、黄精、陈皮、肉桂、良姜、蜂蜜、大枣、甘草等中药研制,色泽红中泛黑,气味酸中溢香,口感纯正,健体怡神。若经常食用黑米醋,能够解除疲劳,增加食欲,降低血糖,防治肥胖,美姿养颜,延年益寿。因为黑米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、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,常食之又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,还有抗病防癌的功效。

的的确确,黑米醋既是美味佳肴,又是抗病良药。黑米醋真神!

究起黑米醋的历史渊源,就必须提起赵氏黑米醋。河南省原阳县西部有个小赵庄,属师寨镇管辖。村上赵姓居多,赵家酿醋历史已有两干余年。先是高梁醋、小米醋、柿子醋、浆枣醋,到了汉代,出现了黑米醋。赵氏先人曾被皇上敕封”醋王”,现在,酿造黑米醋的正宗传人叫赵继闯。那就是希望赵氏黑米醋继续闯遍天下。

醋,最早出现并不叫醋,而叫做“酢”,公元前376年就已经产生,在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食用。到了汉代,一些地方将酢称为酨。唐代以前,酢和酨还是混称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载:“除米曲本贾,计其利而什分之。以其七入官,其三则醋酨灰炭,给丁器薪樵之费。”《隋书·酷吏传》载:“长安为之语曰:‘宁饮三升酢;不见崔弘度。”这说明酢酨均载人史籍。另外,在有些地方还将醋称作“酪”。《礼记·礼运》载:“以亨(烹)以炙,以为醴酪。”郑玄注:“酪,酢、酨。”所以,我国的醋起源较早,叫法不一。但这种酸性物质是从赵国出现,由赵氏族人世代酿造流传至今的。

赵姓酿造黑米醋,是从汉代开始的。据说,赵氏先人西汉建元二年(公元前139年)随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,元朔三年(公元前126年)返回时,从黑海边带回了黑色稻谷,先在京城附近的陕西汉水流域种植,后赵氏先人回河南老家探亲,又将黑色稻谷的种子带回小赵庄,先在村西一个叫“龙潭”的水边种植,因黑色稻谷品种稀奇,品质优良,用黑米酿出的醋味道鲜美,远近闻名。黑米的名气越来越大,后来这个地方就叫“黑龙潭”。赵家就是用这黑色大米酿造,先成酒,后成醋。这就是赵氏黑米醋的雏源。

唐贞观十一年(公元637年),唐太宗李世民封大臣房玄龄为梁公,后又进拜司空,兼修国史,又赐给几名美女为小妄。房玄龄谢绝了皇帝的好意,说这件事夫人是不会同意的。并且语重心长地说:“臣端揆(指宰相)十五年,女为韩王妃,男遗爱尚高阳公主,实显贵之极。陛下执意赐送美女,若夫人不允,臣只有抗表陈让了。”太宗先遣使谓之曰:“昔留侯让位,窦融辞荣,自惧盈满,知进能退,善鉴止足,前代美之。公亦欲齐踪往哲,实可尚嘉。然国家久相任使,一朝无良相,如失双手。公若筋骨不衰,无烦此让。”唐太宗又亲自胃房玄龄曰:“赐美女作妾之事,是我的意见,你若恐夫人不允,我只有令人先到贵府劝说夫人。”结果,无论怎样劝说,房夫人都坚决反对。最后,唐太宗亲自登门,并且带去一壶“酒”,向房夫人说:“送给梁公美女一事,是朕的意见,如若夫人仍不同意,就饮下这壶毒酒吧!”房夫人接过壶一看,黑里透红,果是毒酒,就捧起一饮而尽。可她没有死,因壶里装的不是酒,而是黑米醋。因黑米醋色黑微红,酷似毒酒。房夫人喝下的所谓毒酒是地地道道的赵氏黑米醋。唐太宗李世民深知房夫人决意不允梁公另有小妾,就只好收回成命,这是李世民登基以来第一次终缀圣旨,也是他任皇帝期间唯一一次。由于历史上这段美妙佳话,就留了“吃醋”这个词语。

后来,有人将它收入(现代汉语词典)注解为“产生嫉妒情绪(多指在男女关系上)”。

到了宋代,黑米醋更为盛行。建隆三年(公元962年),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三年后,“明习天下事”,就从国都汴粱出发,微服私访,预定线路从黄河南岸渡河北行(黄河还在小赵庄村北),结果一到码头,这里“微酸盈野,酒香四溢,沁人肺腹,众人惊愣”。赵匡胤下令说:我们不走啦,就留宿这里。实际上,这个码头边的小村庄,就是今日师寨镇小赵庄,这缕缕清香就是从赵氏醋坊袅袅而来的。

赵氏先人见有客留宿,非常热情,就“粉皮浇洒黑米醋,食哺斟献官渡酒”。众人食之,赞不绝口。私访七日,回到京缄,皇帝下旨,让小赵庄赵氏一支赵太丞搬到汴梁开设醋坊,以供皇上食用。自此,黑米醋就成了“贡品”。皇上又赐赵太丞为“醋王”。还为赵家公凿义井,用以酿醋及民用。宋代晚期张泽端的名画(清明上河图》作了重笔描绘。

今日,距小赵庄仅有8里之遥的小路庄,是以“毛遂自荐、搬兵救赵”而闻名的毛遂故里,这里有关毛遂灌醋的传说妇幼皆知,信口讲来。其实,毛遂灌醋确有其事。毛遂到赵国平原君门下做食客之前,经常到小赵庄醋坊灌醋。毛遂居住的小村庄原名叫“岩石岗”,因为毛遂到小赵庄灌醋走的次数多啦,从岩石岗到小赵庄之间形成了一条小路,后来,岩石岗就改名为“小路”庄啦。毛遂灌醋时间一久,与小赵庄醋坊中的赵氏小姐产生了爱慕之情,而后结为夫妇,生有一子。为了使醋坊生意发达昌盛,就命名为毛昌。毛遂的弟弟叫毛才,因嫂子是酿醋高手,就情愿到小赵庄醋坊干起了“小伙计”。后来,他独自到了魏国国都大梁开起了一家醋坊。传说中说是毛遂的哥哥在开封,其实是其弟弟。毛遂自荐成名后,据说他大年三十到开封灌醋送包子,连夜赶回,说他是”飞毛腿”,会“叠路法”,其实,这是一种神话。说明人们对毛遂有崇敬心理。

毛遂的妻子赵氏小姐一家因避战乱,远离秦国袭扰,就从赵国首都邯郸逃荒流落到黄河边,在码头旁落脚,重操旧业开起了醋坊。由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,毛遂才舍妻离子,到赵国平原君门下做了食客,为抗击秦国入侵邯郸,才有“毛遂自荐”这一动人的故事留传至今。

总之,赵氏酿醋的历史久远,跌宕起伏。从民间到官府,从官府到民间。从兴盛到衰败,从衰败到兴盛,扑朔迷离,一言难尽。1989年,赵氏苗裔赵继闯又从祖上遗留下来的五口大缸、三只醋瓮开始,默念祖训,重操旧业,办起了醋厂,主要生产“黄源牌黑米醋”。为啥叫“黄源”牌黑米醋?因为小赵庄位于黄河岸边,黑米是用纯净的黄河水浇灌而生产的,黑米醋又是用黄河水酿造的。这些都离不开黄河,而黄河是根源,所以,就冠名“黄源牌”。真是“门里出身,强似三分”,赵继闯由于掌握祖传密方,又加上精心研制,所酿黑米醋炉火纯青,供不应求。他本人荣膺多种荣誉。现在,黑米醋已风靡全国,走向世界。

 

 

原阳县志——赵府黑米醋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赵府黑米醋是河南赵府黑米醋酿造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。是原阳名优特产之一,是师寨镇小赵庄赵继闯家的祖传秘方产品。醋厂从家里办到了村里,又从村里办到了镇里,于1985年创建河南赵府黑米醋酿造有限公司,成为中国第一家黑米醋生产企业,拥有固定资产380多万元。经理赵继闯出身酿造世家,继家族2000余年酿造工艺之大成,研究开发出“双酶双胎”发酵工艺,“阶段控温渠道移位发酵工艺”、“浓缩型口服黑米养生醋工艺”,填补了该项技术国内空白,分别荣获省、市科技成果二等奖、三等奖,“黄源”牌商标黑米醋被河南省产品监督资格认证委员会授予“河南省质量信得过单位”,被中国质量协会产品专业委员会授予“国家质量稳定合格产品”,通过ISO9001: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获得第二届中国新科技、新产品博览会优秀奖,中国新技术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,河南省科技成果交易会科技成果交易银奖。

       “黄源”牌黑米醋是以黑色大米为主料,配以枸杞子、黄精、陈皮、大枣、肉桂、良姜、蜂蜜、丹参等多种中草药精酿而成。经专家论证,该产品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。有醋酸、赖氨酸、苹果酸、琥珀酸、维生素、黄酮素、胡萝卜素,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E、B1、B2,并有人体必需的铁、钙、锰、哂、磷等矿物质成分。产品色泽红中泛黑,气味酸中溢香,口感纯正,健体怡神。若常食用便能解除疲劳、增加食欲、降低血糖、抑制肥胖、美姿养颜、延年益寿。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,有抗毒防癌之功效。“黄源”牌黑米醋已有调味及饮用两大系列20多个品牌,既是餐饮佐料,又是馈赠亲朋的上乘礼品。投入市场,供不应求,不仅畅销全国各地,还远销到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。

       赵氏先人曾被御封为“醋王”,赵家酿造历史已有2千余年。最初酿造的是高粱醋、小麦醋、柿子醋、酱枣醋等,到汉代出现了黑米醋。食醋产生于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,时间在公元前376年,当时叫做“酢”。黑米醋的制作始于赵国,是从汉代开始的,西汉建元二年(公元前139年)赵氏先人随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,从黑海边带回了黑色稻谷。最先在京城附近的陕西汉水流域种植,赵家使用这种黑色稻谷酿酒、酿醋,在地方小有名气。到了宋代,太祖赵匡胤微服私访,到小赵庄品尝了赵府“粉皮浇洒黑米醋,食哺斟献官渡酒”的私家宴,对佳酿黑米醋赞不绝口,返京后便下旨,让赵氏赵太丞一支搬迁至汴梁,开设黑米醋坊,封黑米醋为“贡品”,赐赵太丞为“醋王”。还为赵家公凿义井,用以酿造和民用,张择瑞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作了重笔描绘。

       继闯刚记事时,家里的醋坊是三间东屋,有两间的位置放着十几条大缸,用来轮换发酵。余下的一间是原料库,里面存放着黑米、黑芝麻,许多他叫不出名的中药材,存放更多的是用作辅料的秫秫壳髅。屋外山墙下有盘古老的小石磨,墙上挂着盏马灯,家里养着一头小毛驴。就靠这些,他们家从初夏到初冬忙着酿造。那盘磨常常转动到深夜,嗡嗡的声音成了他进入梦乡的催眠曲。

      那时,即使在酿造旺季,每天也只是一坛子。香喷喷油津津的黑汁香醋一出锅,常惹得贪婪的蜂蝶坊前起舞。据说,醋和酒是一对孪生姊妹。醋姐性格内向,用情专一:酒妹性格泼辣,热情大方。但她们都十分讨人喜欢,常被邀请陪客进餐。境界的差别才对醋和酒有了不同的理解,使之成为诗疯情痴的化身。

       乡亲们提瓶拈罐去打醋,三里五村络绎不绝。爷爷一边忙,一边恭敬的向人们问好,却很少亲手给人打醋。往往是谁要醋便自己打自己付醋钱,桌上放个敞口小纸盒,便是老人的自动收款机。也有拿一两个鸡蛋换醋的,也有手里暂时没钱而去赊醋的,赊账也都是记的良心账。

      醋作坊经继闯之手由家里搬到镇里,厂房也由3间变成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几个车间,现有职工46名,各类技术人员7名,固定资产380万,成为师寨镇工业区一个亮点。

(摘自:《原阳县志》,吴峰)